海阳市聚丰源甜柿专业合作社位于海阳市发城镇北姜格庄村,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10年2月,理事长范长山,注册资本508万元,入社成员563户。合作社一直秉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适应新常态,培育新特色,探索创新有机、品牌、高效农业,大力开展甜柿新技术普及、引进推广和技术培训,扎实贴心为农民服务,兴旺了一个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目前,合作社以海阳市满山红甜柿研究所、满山红农业科技公司为技术研发支撑,以黄金谷家庭农场为高产实验田,开发投资1300万元建设了甜柿有机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种植甜柿10万棵,建成江北最大的甜柿生产基地,带动社员户发展6000亩,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逐年增强,2017年10月合作社牵头举办了首届中国海阳甜柿文化节,把海阳甜柿文化推向全国各地。 一、牵头抓好合作社内部治理 合作社成立后,在理事长带领下,首先从聚丰源合作社内部治理上下功夫,着力抓好班子建设和制度落实,以《农民合作社法》为依据,狠抓内部管理。他们召开社员大会,讨论通过合作社《章程》,严格执行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三会”制度,实现了合作社民主监督、事务公开、信息畅通的管理目标,得到了合作社全体成员的拥护支持。合作社坚持开门办社,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之道,社内社外工作安排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合作社面貌焕然一新,带动影响周边1000多户柿农坚定发展甜柿产业。 二、让甜柿产品的走上升级发展之路 甜柿种植管理粗放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耐贫瘠,抗干旱,特别适合山岭坡地发展。从长远看,甜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大,出口创汇潜力大,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朝阳产业。合作社生产的甜柿产品,经过合作社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从2013年开始陆续以绿色环保、品质优良、营养健康而实现“农超对接”,陆续进驻国内各大超市。2014年1月,合作社的“贵秋牌”甜柿获得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有机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与发展理念,由此深入甜柿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又加固了一把可靠地“安全锁”。2014年10月,合作社选送参展的甜柿产品获第七届全国柿研讨会受欢迎奖;同年11月,“贵秋牌”甜柿获山东省林业厅森林食品推荐品牌奖;12月合作社被山东省农科院授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甜柿科技示范基地”;2015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海阳博士工作站落户聚丰源合作社,合作社的“产学研”联动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三、依靠新品种改良增产增收 基于当前国内甜柿产业良莠不齐的发展现状,合作社居安思危,考虑长远,发挥合作组织上联市场,中衔科研院所,下接基地农户的独特优势,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组织骨干力量到合作社成员驻地,由专家技术人员广泛开展甜柿科普宣传与技术讲座,引导说服农户科学种植,规范管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承诺技术服务,兑现产品包销,增强了柿农发展甜柿产业的信心,有效调动了当地柿农的生产积极性。经过范长山等合作社一班人的不懈努力,新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柿子单产和质量大幅提高30%,聚丰源的入社社员增加一倍,甜柿种植面积增加一倍,全市甜柿产业愈来愈迸发出勃勃生机。 四、强化甜柿生产的质量追溯手段 合作社面对甜柿产品的质量安全,组织人员因地制宜建立起《甜柿质量追溯责任制度》、《甜柿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和《甜柿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等十几项管理制度。合作社通过开展甜柿规模化生产,建设千亩甜柿有机生产基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实施和示范平台。合作社在生产上指导上实行“统一育苗、统—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分散生产的产品质量趋于统一,保障了甜柿产品质量。合作社由于严格履行“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建立甜柿可追溯的生产销售记录,建立起有效的质量安全追溯,形成一种“看得见的农业”发展模式,甜柿标准化生产和制度化管理得到全面落实。 五、依靠“产学研”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几年来,合作社把加强科技推广作为重点,紧紧围绕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推广活动,力求把“质量有保障,品质最优良”的甜柿产品打造出来。合作社建立了经常性科技培训制度,定期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柿业生产情况,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有季节性和针对性的举办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合作社积极对接省农科院设立“山东省农科院甜柿科技示范基地”,开辟海阳博士工作站,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几年来牵头举办的甜柿技术讲座50多场次,甜柿优质品率达到90%,社员户增收40%,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35次,技术培训20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3万余份,接受教育培训农民总计达1000多人次。 六、建成北方最大的有机甜柿生产基地 聚丰源合作社不断加大基地建设的科技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是投入300万元,从水利设施建设着手,全面解决基地蓄水与灌溉难题。二是投入230万元建设沼气池、沼气储存池、沼气稀释池与微灌配套,为构建有机甜柿基地,夯实低压灌溉工程打下基础。三是合作社在科技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上下功夫。合作社引进了知名度高和信誉度强的有机肥和生物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提升甜柿品质。基地内,他们按照国家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人员对现有柿园开展标准化管理和科学化改良,确保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的顺利实施;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安全”的总体要求,引进选育优良品种,购置粘虫板、杀虫灯等先进设备,完善田间工程基础设施,配置多功能灌溉设备,购置速测仪等质量检测设备,逐步实现甜柿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七、不断夯实甜柿产业的社会化服务力度 合作社不断强化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丰富综合服务内涵,着力提升服务水准,推行“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品种改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一是宣传培育到位,利用集会宣讲、集中办班形式,普及推广科学种植甜柿新技术。二是技术服务到位,合作社配备的专职技术服务人员,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为社员提供技术咨询、信息传递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理事长范长山也经常带领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率先垂范,积极突破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一线,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几年来,合作社入户指导生产600多次,解决植保及病虫害防治难题1000多宗。 八、创新打造了“聚丰源”营销模式 合作社为拓宽甜柿销路,增加农民收入,在市场要求和农户供应之间,用心搭起了联系沟通桥梁,创造了“合作社+超市+基地+农户”的新型营销模式。他每年都报名参加各地举办的农交会和果蔬博览会,广泛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家乐采摘和电子商务,产品已畅销台湾、海南、新加坡、上海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13000吨。为给社员吃上“定心丸”,让他们安心生产,专心种植。范长山与社员签订包销合同,兑现承诺,现款结算,社内收购价格历年均高于市价15%,社员增收600万元。2014年以来,为拓宽甜柿销售途径,他创新实践了“互联网+”营销模式,培养电商人才,搭建电商平台,把产品中的精品推向全国。2015年-2016年,他又大胆探索了甜柿产品的深加工领域,在果脯、果酱、果酒等产品上做文章,觅商机,完善丰富产业链条。目前新产品加工环节已经完成,市场定位培育与营销合作正在积极运筹中。 九、经济效益与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聚丰源合作社发展速度迅猛,社会化服务能力、示范带动力和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截止目前:合作社主要甜柿生产投入品统一购买率85%;统一销售率98%;合作社在关键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统一服务率95%以上;合作社与本社成员交易的比例达到合作社交易总量的85%以上;成员增收明显,合作社成员收入高于本市同行业非成员收入46%以上。社员发展柿子的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每年递增20%。自2010年以来合作社的财务收支状况良好,社员收入、经济效益和盈余分配稳步增长,公共积累逐年增加,2016年合作社甜柿产量 20000 吨,配盈返还1755万元,公共积累达到(公积金、公益金等)313万元,固定资产累计达到1200万元。 十、惠民业绩与社会影响力得到充分肯定 合作社在规范化管理、基地化建设方面卓有成效,惠民业绩十分突出:合作社2011年-2012年分别被评为市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被山东省林业厅授予省级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社荣誉称号;2014年被国家九部委联席会议推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合作社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颁发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5月海阳市黄金谷家庭农场被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工商局、山东省财政局联合授予“山东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荣誉称号。他为合作社插上了科技的翅膀,2014年被省农科院确定为山东省农科院甜柿科技示范基地,2015年省农科院的博士工作站又落户合作社。墙里开花墙外香,2012年以来以范长山为代表的合作社发展经验,成功模式,相继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省林业厅授予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省级龙头企业荣誉称号,2014年又被评选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林业示范社,2015年被授予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合作社2016年被授予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 范长山组织领办的聚丰源甜柿合作社,从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上推动了全市甜柿产业的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柿农的种植、管理水平,切实解决了社员户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难题,柿农得到了实惠,合作社有了收益。他紧紧依靠产学研,大胆开辟基地化、规模化、科技化和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在市场、政府和农户搭建沟通连接桥梁,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科技兴农,将提供宝贵的借鉴与经验。下一步,合作社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还要紧紧依靠海阳市委市政府、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辐射带动,惠及三农,实现“办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帮农民”的合作目标,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成绩 |